棕櫚鄉村設計地圖帶你云游四海

2018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鄉村振興戰略的二十字方針與三大實施階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明確到2020年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完成,到2035年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2050年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的的道路上,棕櫚立足品牌優勢,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關注鄉村產業,弘揚傳統文化,以匠心打磨精品項目,助力鄉村建設。
01
江海之星
上海寶山區海星村
項目委托: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
項目規模:81萬平方米
項目地點: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東部海星村
建筑設計單位:上海創霖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攝影師:金笑輝、彭曉凱
“江海之星,蟹逅涇彩”

項目基址位于上海市寶山羅涇鎮海星村,設計用地面積為123公頃,基址現狀版塊豐富林地、水系、魚塘、果園等各種肌理按照道路呈線性排列,生態環境好,農漁業產業特征明顯,擁有“路路見水、宅田水林共生”的江南鄉村的空間景觀特點。


設計充分結合海星農漁產業,以海星村特色長江蟹為主導產業,以提升和營造具有長江口漁村特色的海星鄉村風貌為設計定位和愿景。
核心區內重點設計范圍包括涵養林區、農旅融合區、人居環境區三大區域的環境提升,打造具有漁村為主題的大型綜合式鄉村田園綜合體景觀——包含森林、魚塘、花海、果園、道路等鄉野自然景觀,結合海星村當地產業,打造集采摘、捕蟹捉蟹以及漁業產品銷售等多內容為一體的休閑農業觀賞體驗地。





02
最美鄉愁
鄉愁貴州
項目委托:貴州鄉愁文化旅游置業有限公司
項目規模:132萬平方米
項目地點:貴州省清鎮市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鄉愁貴州位于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南側,南鄰紅楓湖與省道307,北通龍鳳大道與清鎮市,連接東南職教城;貴陽市近郊的鄉愁貴州,有著桃源般的隱世美麗,接納著八方來客。


鄉愁貴州定位為"貴山秀水憶鄉愁”,“中國首席鄉愁文化主題樣板"、"源自農耕文明的國際度假區"。
項目以旅游+農業的方式,促進區域農業產業的發展,打造地區特色農產品的種植與推廣;以旅游+文化的方式,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農耕文化、貴州特色鄉愁文化,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推動景區生態文明建設;以旅游+項目的方式,打造中國生態城鎮發展戰略下的樣本之作。力爭成為貴州省美麗鄉村國策之下,貴州文化旅游度假產業的新名片。
景區以鄉村良好生態環境為肌理,以陽明文化為哲學精神內核,以鄉愁文化、貴州本土文化為產品打造集農耕體驗、戶外活動、生態自然休閑觀光、生態科普教育等于一體的中國首席鄉愁文化樣板度假區。


以人為本,就是讓居住在鄉村的群眾生活幸福美好,讓來到鄉村旅游的人們舒適快樂。道法自然,就是樹立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的思想——保護自然風光、傳承傳統文化。“鄉愁貴州”立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依托現有山水文脈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點燃心中“最美的鄉愁”。
03
耕讀育人
江西會昌和君教育小鎮
項目委托:和君小鎮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規模:3000畝
項目地點:江西省贛州市
“傳承書院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和君小鎮坐落于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白鵝鄉梓坑村,依山傍水,遠離城市,空氣純凈,天然宜居。2017年小鎮建設正式啟動,梓坑村也開始探索和實踐的振興之路——基于梓坑村自身優質自然生態本底,引入產業領域頭部企業,構建產業綜合體,走出一條跳出鄉村自身局限,融合城鄉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路徑。



梓坑村通過產業融合、業態融合、文化融合,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梓坑模式。一方面,以和君教育作為核心產業引領,逐步帶動商學教育、職業教育、高端培訓,智業服務、基金管理、會務展覽、文化影視、旅游度假、體育拓展、居家康養、無煙工業、無物流科技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書院文化與耕讀文化也是教育小鎮的創之本心與建之深意。“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儀遂亡”,因此和君教育小鎮的設計最大程度保留了農田,為師生修學與勞作預留了場地,農田風貌與周邊書院景觀相輔相成;將傳統書院的建筑氣質和景觀風貌融入鄉村環境中,形成新式書院景觀。
此外業態融合、宜居宜業,則是小鎮形態的又一項重要探索,產業配套商業、休閑旅游商業和社區服務商業的三重結構,分別提供多元的應用場景,滿足各個層次、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



目前和君小鎮已經進入大建設、大發展時期,為鄉村的繁榮振興和教育產業的興盛帶來了新的曙光,帶著傳統的書院情懷和現代的教育理念在江西的小山村中熠熠生輝;一幅生態、新型、和諧的社會主義美麗鄉村畫卷正華麗舒展開來。
04
千年古郡
江西南昌安義古村群
項目委托:江西安義古村群旅游開發公司
項目規模:300萬平方米
項目地點:江西省南昌市
“安義古郡棲好夢,流連千載寄芳蹤”

安義古村落群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郊西山梅嶺腳下,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江西十大最美鄉村之一。安義千年古村落群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距今有480余年歷史,其古建筑群主要分布于羅田、水南和京臺三大自然村,融古郡風韻與田園風光于一體。
項目設計以古村群文化為核心,重點圍繞三大古村的歷史人文資源做文章,打“贛商鄉土文化”牌,樹立“中國第一古村群”旅游整體形象;以山水田園風光為依托,依托古村群文化,開發湖光山色田園景,展示江西“周莊”魅力,構塑融古色旅游、綠色旅游為一體,以古帶綠、以綠襯古、古綠互動的新型多功能城郊鄉村旅游區。

項目在不破壞原古村建筑的基礎上,結合新建筑立面以承傳和發揚傳統歷史和思想文化為原則進行改造;有效結合和綜合原建筑各種文化元素,增強視覺效果。根據游客的視覺需求,借助光和影的巧妙調動,修飾和美化建筑物,為居民和游客創造美麗、舒適的視覺環境,最終形成一個完美的古村落形象。



一片舒緩身心的山水佳境,一座積淀千年的魅力古村。安義古村落的規劃設計通過凸顯山水優勢、梳理古村落肌理、重視贛商文化與農耕文化、挖掘當地旅游資源,使一座歷經千年風霜的古村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東風下,重新煥發生機。
05
蘭韻之城
翁源蘭花小鎮
項目委托:翁源縣豐源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項目規模:8.8萬平方米
項目地點:廣東省韶關市
“蘭韻之城,大美翁源;幽蘭吐蕊,芬芳盡綻”

項目位于韶關市翁源縣江尾鎮,自武深高速收費站至鶴仔河,全長約4.2公里,總設計面積88485m²,設計內容包括245省道、蘭花展示中心以及花田景觀規劃。
翁源縣江尾鎮依托優越的交通區位及山地氣候條件,大力發展蘭花特色產業,形成了“國蘭洋蘭并進,科研生產并舉,精品大眾并存,外商農戶并種”的生產格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譽為“中國蘭花之鄉”。



設計以生長的蘭花為概念主題——優美舒展的花枝為道路,花苞花朵為各個景觀節點,通過點、線、面的相互作用,以核心展示區為主要展示面,以道路串聯各個節點,形成“一核三段六節點”的景觀系統。
主路上的“三色彩虹”,結合路兩側花色豐富、主題鮮明的綠化,如彩色飄帶般在小鎮上綿延。展示中心則在其上,通過精心安排的游線,靜靜地向眾人訴說著前人“愛蘭、供蘭、品蘭、詠蘭”的閑情雅趣。



以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翁源蘭花小鎮”景觀規劃立足真正實現“芬芳盡綻,欣欣向榮”的美好愿景,依托當地特色蘭花產業,探索“三產融合、三旅結合”的鄉村振興新舉措,以夯實蘭花特色小鎮的產業支撐,塑造蘭花特色小鎮的文化靈魂,打造鄉村文化精品。
一個目標、三駕馬車、五大振興
棕櫚始終以助力國家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建設美麗中國為奮斗目標,將產業、生態和文化“三駕馬車”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以“五大振興”為綱,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切實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落到實處,奮力開啟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實現鄉村產業、鄉村人才、鄉村文化、鄉村生態、鄉村組織的全面振興。
“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是棕櫚助力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也是棕櫚深度參與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解決新時代矛盾的生動實踐。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棕櫚將以新格局、新理念迎接新征程,把黨中央鄉村振興的藍圖變成現實,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再立新功,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在小康之路上接續奮斗,走出高質量發展歷程中的鏗鏘步履!

聯系我們
- 更多關于棕櫚設計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