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US專訪棕櫚設計集團副總裁許華林:鄉村已經成為我們這個行業新的藍海

 
 

本期導讀

 

本次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棕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許華林。

 

我們希望與許華林先生聊一聊鄉村振興戰略下棕櫚設計的工作經驗和方法,以及他對當代青年設計師的期待和囑托。

 

 
 

采訪嘉賓

 

 

 

 

 

 

許華林

棕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副總裁

高級工程師

 

 
 

采訪內容

 

 

CLA很榮幸您能接受我們的專訪。能否請您簡短地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
 
許華林大家好,我是許華林,1999年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后就職于上海閘北園林所,2003年加盟棕櫚,與棕櫚初期的設計團隊一起,帶領棕櫚設計從最初的十幾人的工程施工配合團隊發展到今天的全產業鏈、綜合性棕櫚設計集團。
 
在棕櫚設計近二十年的工作中,本人以“環境、人與文化多重共生”為理念,與棕櫚設計的同仁們一起為中國城鄉建設提供景觀全程化與一體化的景觀規劃設計服務。

 

CLA您認為在我們這個行業做領導的核心素質是什么?和其他行業的區別是什么?

 

許華林我們這個行業有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點,一是人才密集,二是創意與技術優先。我們大部分的設計類企業的領導層或管理層都是技術出身,都是從最初的設計師一步步成長為領導層,很多設計企業(包括國外的設計類企業)最高領導者和首席設計師是同一個人,說明創意或技術能力在我們這個行業是領導者的必備核心素質之一。

 

但是隨著我們行業的發展,分工協作的細化,加上很多設計企業團隊規模的不斷壯大,單純的技術型領導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設計企業的發展,領導力也成了我們這個行業的領導核心素質之一。

 

我們這個行業創意性人才居多,思想活躍,除了物質的激勵,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是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因此人才的管理是我們行業的難點,我們需要具有積極進取、正直、自信且有領袖魅力的團隊帶頭人去影響他們,使他們與我們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從而帶領企業和行業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CLA棕櫚設計在20年的發展過程中,從最初的人居環境建設到新型城鎮化建設再到現在的文旅和鄉村振興建設,如何理解這種戰略性的布局?

 

許華林棕櫚設計成立初期,便有了全國性布局的考慮,我們是當時的第一批走向全國的廣東設計企業之一,并于2002年成立了上海分院,2007年成立了杭州分院,2010年成立了成都分院,2012年成立了北京分院,完成全國核心城市布局。

 

2019上海寶山塘灣稻田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業務領域也在不斷地拓展和擴大,從最初的商業地產和市政園林設計,到綜合性生態城鎮、綜合環境規劃與設計,再到綜合性文旅項目的策劃、規劃與設計,乃至現在我們開始參與到鄉村振興的規劃與設計中,棕櫚設計的業務類型也完成了全面布局。

 

這些戰略布局緊跟國家時代發展的步伐,是棕櫚設計母公司棕櫚股份的戰略目標,也更是全體棕櫚設計人的夢想與目標,我們要將大美生活理念帶向全國,帶向人居環境的各個領域。

 

CLA中國農村地區在近幾年來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多。從國家政策層面看,政府也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據我所知,棕櫚在助力全國各地脫貧攻堅行動中積累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經驗和方法。您能否與我們分享這方面的項目實例或思考?

 

許華林棕櫚股份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進入鄉村振興的建設領域,從小規模單項的廣州蓮塘古村、長沙潯龍河村,到以縣域為單元的梅州平遠縣農村環境綜合改造;

 

從早期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到美麗鄉村,再到現在的鄉村全面振興,在規模上從小到大,內容上從單一到綜合,全面地參與鄉村振興項目的實踐,經過近十年的實踐和探索,有經驗也有教訓,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方法。

 

棕櫚設計背靠棕櫚股份,又有豫資的國資背景,所以對鄉村振興的思考和實踐更全面。我們不僅參與規劃與設計,還直接參與了很多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因此更能夠深刻地體會到鄉村振興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總體的心得有以下四點:第一是大多數參與鄉村規劃與設計的設計者對鄉村的了解不深入,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全面。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至少要對以下幾個方面有深刻的認識:

 

一、鄉村是整體生態系統一個很重要的生態單元,鄉村生態系統的穩定關系到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

 

二、鄉村對于國家戰略來說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沿陣地,所以鄉村的核心功能還是農業,任何其他功能和產業都是它的補充;

 

三、要充分了解鄉村的經濟制度和管理方式,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支兩委的管理模式是鄉村發展的兩大基石;

 

2019上海寶山塘灣 海派塘灣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2019上海寶山塘灣河道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四、鄉村是很多傳統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鄉村文化的傳承,影響到整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只有深刻地了解了以上鄉村的特點,才能把握住鄉村振興的方向,在保住生態,保障農業,保護文化的前提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改善民生,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第二個心得是有時候我們會錯位鄉村振興的主體。大多數鄉村振興建設的參與者,可能面對的是政府和企業,而忽視了鄉村振興真正的服務對象——農民,這種忽視會造成設計的偏差。

 

可能政府滿意、企業滿意,但農民未必滿意,因為這三者之間的訴求存在差異,政府為農民著想同時也要考慮年度的考核,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但是前提是企業能盈利。

 

所以鄉村振興就會產生一些不好的現象,為了開發而破壞生態、侵占農業,為了效益侵占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為了政績只做穿衣戴帽的表面文章,最終違背了鄉村振興的初衷。所以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隨時問自己“這樣做,農業發展了嗎、農村改善了嗎、農民富裕了嗎?”

 

2019上海寶山塘灣萱草文化園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2019上海寶山塘灣萱草文化園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第三點心得是鄉村振興到底要做什么?在了解了前面所聊的鄉村振興的核心以后,就已經能清晰梳理出我們所要做的工作。

 

鄉村就好比一個特殊類型的企業,與生俱來的使命是保糧食安全、保生態安全、保文化傳承,在特有的經濟制度和管理模式下,發展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因此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企業管理的思維,來思考鄉村振興的工作。

 

一個好的企業要有一個好的戰略,鄉村也是,所以要做好鄉村振興,第一個要做的工作是頂層的戰略規劃,要從民生、產業、文化和管理等多個維度謀劃鄉村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9上海寶山塘灣滬蘇廳堂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2019上海寶山塘灣民俗館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第二是要提前布局好產業,相當于企業的業務發展方向,產業先行,后做規劃與設計。

 

第三是要明確開發建設主體,相當于企業明確經營管理層,這個是現階段鄉村振興比較模糊的地方,現階段鄉村建設的主體很多,有的是地方政府,有的是各類企業,而鄉村振興的真正主體——村集體,基本處于比較邊緣化的狀態,這種狀態很難保證鄉村振興的成果得到持續的發展壯大。

 

政府對于鄉村振興的工作是階段性的,逐漸會轉到僅有的指導職能,企業是以逐利為目的,隨時有可能撤離,而鄉村振興真正的主角——代表農民利益的村集體,如果不逐漸地走到前臺,鄉村振興的未來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2019上海寶山塘灣康養服務中心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2019上海寶山塘灣游客入口圖片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第四才是具體的規劃與設計,這部分工作是現階段行業關注最多的,我就不細說了。

 

第四點心得是在鄉村振興中到底要怎么做。鄉村振興的工作涉及面廣,參與的人員又多,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效復合型聯合團隊,這樣會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在上海寶山塘灣村的建設中就成立了這樣一個聯合團隊,為整個塘灣村的建設提供頂層戰略規劃、產業規劃與導入、設計建造與運營的全方位服務。

 

其次是對村莊的全面了解,如同上面所比喻的企業,要盤盤家底,有什么,缺什么,對癥下藥,尋找發展之路。

 

以上面的項目為例,我們通過對塘灣的全面調研,了解到很多工作,像土地流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等,政府前期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只是農民增收的渠道不多,因此這個方面的思考成了我們主要的方向,我們在現場感受到了塘灣優美的生態環境,因此提出了以康養為核心的發展之路。

 

▲2019上海寶山塘灣萱草溫室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萱草文化節大合照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2019上海寶山塘灣月嫂培訓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第三是策劃產業先行,再規劃設計,沒有這個邏輯,即便有好的思路和想法,最終都沒有落地之處,因為按現行的法規,村莊規劃一旦審批通過,是很難修改的。我們在塘灣村鄉村振興建設的項目就遵循了這一邏輯,策劃與產業導入同步進行,先明確了產業單位,再落實到村莊規劃,為后期的建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CLA根據您的經歷,您認為我國在鄉村振興項目中下一個機遇是什么?對于政府,鄉村,社會資本方,還有設計公司等角色來說,他們應該怎樣把握這個機遇?未來棕櫚將會如何在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方面發揮優勢作用?

 

許華林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 又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 特別強調了健全鄉村振興考核落實機制。這兩項文件的出臺

 

一、預示著鄉村振興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我們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一直困擾鄉村振興發展的資金問題,有了新的出路;

 

三、由于有了考核,各地方政府也會有更積極的作為;

 

這對我們來說就是難得的機遇,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全面地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工作中去。對于政府來說,利用這樣的機遇,首先要解決和完善鄉村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把各種民生問題落到實處,這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其次要利用手中的資源(項目和資金)搭好社會資本方和村集體的建設平臺,把農業產業升級和其他產業的導入做好,為農民增產增收。

 

對于社會資本方來說,這也是一個開拓新領域和新市場的機遇,而且量很大,大有可為??赡芮捌诘陌l展非常困難,但是未來可期,因為中國未來的大部分發展機遇在農村,誰搶占了先機,就能領先于行業。

 

對于設計公司而言,在其它建設行業發展漸漸趨于平穩的背景下,鄉村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行業新的藍海,抓住了這個機遇,就能再次騰飛。但是據我前面所講的鄉村振興工作的復雜性,已經超出傳統的設計領域,它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設計問題,需要我們為鄉村尋找一整套的綜合解決問題的方案,所以也需要進行設計轉型,以適應這種變化。

 

萱草文化內部展示館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萱草文化內部展示館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其實棕櫚一直在變化,根據市場的需求在做變化,差不多十年前我們就已經在介入鄉村振興(當時還沒有這個提法)的工作,從投資、管理、設計、建設、運營各個方面探索,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們有了深刻的體會,也形成了自身豐富的經驗,現在又有了國資的背景,鄉村振興成為了我們集團的發展戰略,社會擔當的責任感也進一步加強。

 

在實踐經驗積累豐富與社會責任感雙重加持下,我們具備了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能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我們的力量。

 

CLA未來設計跨界、多學科融合的工作方式將成為常態。在政策、規劃、設計、學術和公眾參與等多維度信息影響的背景下,您認為當代設計師新的角色是什么?

 

許華林設計師還是設計師,只是設計師越來越難做了。由于現在的信息大爆炸,通過互聯網,人們能夠快速了解到各種各樣的設計信息,你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的創意,下一秒也許朋友圈已經刷屏了,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設計創意越來越來難,因為大部的創意已經被推演的差不多了,原以為是跟幾家競爭對手在PK,最后發現可能是跟整個設計界在PK。

 

正是因為設計越來越難,設計師們才不停地跨界,在各種藝術中尋找靈感,在各種不同的學科中尋找靈感,設計師所涉及的知識也就越來越龐雜,要不斷學習。同時再加上政策法規的變化、專業學術的介入和公眾參與,設計師考慮問題的角度要越來越全面,才能經得起社會和市場的考驗。

 

2019上海寶山塘灣溫室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2019上海寶山塘灣萱草文化園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當然以上的很多工作可以由一個團隊來完成,但是也是需要我們的設計師具有集成和轉譯能力,集成是信息分析整合能力,轉譯是信息以設計化的語言藝術化手段的表達能力。如果一定對當代設計師定一個新的角色,也可以用上面兩個詞——集成與轉譯。

 

CLA:您想對當代青年設計師或者是未畢業的學生們說些什么?

 

許華林我個人已經從事設計行業二十幾年,見證了設計行業飛速發展的二十年,對于當代的設計師和我們未來設計如何成長有些心得與體會,借此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一是設計師應深入生活,去感受生活。一個從不逛公園的人,是做不好公園設計的,一個從不旅游的人,是做不好文旅設計的。

 

我們這個行業是直接為人服務的,是為了人更美好生活而服務的,因此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去尋找人最真實、直觀的需求,雖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了解,但取代不了我們直接的感受。藝術源于生活,我們要在生活中尋找設計的靈感。

 

二是設計師應該博文廣識。各行業之間的壁壘已經越來越小,跨界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潮流,我們不僅面臨行業內的競爭,還面臨行業外的競爭。各種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突破了我們以前對設計的認知,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我們要趕上時代,必須不停地學習,不管是專業內的還是專業外的。

 

三是設計師要找準自己發展的方向。設計行業發展至今,分工是越來越細,總體創意、園建小品創意、雕塑與藝術裝置、施工技術文件、植物軟景、藝術燈光與水景等等,每一項的要求都越來越高,需要各項領域的優秀設計師們共同協作完成,因此設計師們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條件,尋找到細分行業中自身發展的主導之路,未來分工協作是潮流,一計之長是設計師的立身之本。

 

▲2020上海寶山海星村蟹逅館  ©上海創霖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金笑輝、彭曉凱

▲2020上海寶山海星村馬鞭草花海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人民政府宣傳科

 

 
如果您有什么話想要對許華林老師說,歡迎在下方的留言區告訴我們。

 

 

統籌:周明波

采訪:周明波、明 卉

    編輯:明 卉

感謝棕櫚設計集團供稿

 

 

 

 CLA社群 
 
歡迎添加工作人員微信入群加入CLA社群
獲取最新線上線下講座、大咖論壇、委員觀點、例分享等精彩內容
 

 

 
 

 

 

 

?  加入我們

?  2020 CLA年會·深圳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成立于1984年,隸屬中國科協,掛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三十年來聚焦中國城鎮化發展,定位國家城市科學高端科技智庫建設,搭建了廣泛、誠信、有效的全球性創業和科研協作網絡,組建了富有進取精神和實踐經驗的領導團隊,形成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培育、示范推廣、城市運營為一體的開放性組織框架。學會于2016 年5 月18 日換屆,現任理事長為仇保興博士(國務院參事、原住建部副部長),學會將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學會核心競爭力培育,并為有志于讓城市更綠色、更宜居,研發新技術、新系統的人士提供最優工作平臺。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簡稱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下屬分支機構。由多位來自生態、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觀設計及新農村建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聯合創辦。針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CLA提倡以景觀學為應對途徑,使之成為集認知與分析、規劃與設計、營建與管理的科學和藝術結合學科。

 

 

CSUS

商務合作及活動推廣:

聯系人:周明波

電話:010-62747826

郵件:674221088@qq.com

 ·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CLA) · 

 

真實、準確、全面、高效

TRUE, ACCURATE,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日本妇人成熟A片免费观看视频